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五级绩效管理,你的企业在哪个级别?

2024-10-14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tyle="visibility: hidden; opacity: 0; ">
作者 | 叶彬
来源 | HR9Duan
3696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从事HR工作20余载,不少企业家与我沟通“绩效”问题,希望能求得一剂偏方,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困惑。对于此类期望,我一般只有说一些概念,作为说辞,不与之深究。毕竟天下没有此等偏方,而我也不是江湖郎中,以免败坏多年积蓄下来的声誉。

当然,有时候还要给高朋们三言两语的中肯建议,希望能普及绩效管理的本意,以免企业家们剑走偏锋、走火入魔。

绩效包含“绩”和“效”两方面。“绩”是指业绩,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效”是指效能,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效果。因此,绩效管理离不开“目标”和“辅导”两个重要环节。在此,我用自己的理解,将绩效管理分为五级,逐个进行解析,希望企业家朋友们用这个标准来诊断企业绩效管理问题、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使得自己企业的绩效管理能走在康庄大道上。



1


“一级绩效管理”

概念错误 | 谨防走火入魔


大多数微型企业的绩效管理,属于这一级。有考核表、有评分、有奖惩,如此循环不断,美其名曰“做绩效”。可业绩不见涨、执行力不见升、士气不见高,在每月考核表的推动下,怨声载道,如同嚼蜡。究其缘由,主要是对绩效管理的概念没有理解,而是将我们骨子里的“考分-奖惩”观带到了这里,这与“考100分奖励100块钱”没什么区别。


绩效管理重心,应该是“Why:为什么是100分”、“How:如何考100分”,也就是“目标”和“方法”。将这Why、How搞清楚了,将日常管理重心放到这里。将绩效思路贯穿到管理中,要做真管理,不做伪高管。

做绩效就是扣钱,绩效无用论。要避免这样的观念形成,这就需要管理者真正懂得绩效概念的内涵,并拿出“三个人拿四个人的工资干五个人的活”的支付能力和信心,至少可以让绩效奖金包“实发”大于“应发”,至少可以不打绩效的幌子去做“扣钱”的事。

对绩效管理有了科学的认识,并采取避免“走火入魔”的做法,就相当于练武之前先明确,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恃强凌弱”。

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需要寻求管理顾问的思想引导、绩效管理布道,并且需要企业管理者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有悟性。

2

“二级绩效管理”

经验主义 | 横练外家功夫


很多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这一级。凭借经验设置了部分岗位的绩效指标,虽然指标并没有经过战略及组织目标分解,好歹凭借着经验写出来了;虽然指标主要是经济指标,好歹还做了一个考核表。

这一级的绩效管理,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绩效工作只能反应部分岗位工作开展的情况,大部分岗位的职责不明、工作产出不清,特别是非销售岗、非一线岗位的绩效管理缺失,使得绩效不通不畅。还比如:指标的设计不科学、不实用有的是不符合SMART原则,有的是只用KPI或者BSC思想,而不知道OKR的应用。比如:“客户满意度”绝对不能听书本上的“填表调查”这些虚晃一枪的方法。还比如:指标数据难以实时得到只有在月末才能花大力气去统计,甚至滞后一个月才能得到结果数据。滞后的数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先导性的指标缺失、企业数据化管理的缺失,都将导致绩效管理的失败。

在领导者和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已经在做了,但是就像抓泥鳅一样,不知道抓哪里、不知道用什么手型去抓,看上去已经得手,但一出手就发现“打滑”很严重。绩效工作没有抓住主要指标、没拿捏住指标泥鳅就跑了,还瞎忙一阵。

处于二级绩效管理水平的企业,建议加强企业目标管理工作,让员工与企业在目标、步调上趋于一致;加强指标设计工作,利用KPI+BSC+OKR方法将岗位价值设计明确,符合SMART实战原则;加强先导性指标的管理,少用滞后性指标,少做秋后算账的事情。

洪七公说降龙十八掌是由外及内的功夫,外功修炼到登峰造极,自然有内功的修炼。做到上述几点,就相当于练得降龙十八掌,结构严谨,架构规整,一招一式动作,式式连贯。否则,降泥鳅也困难。

当然这件事情不简单,至少需要四段HR、五段HR梳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绩效工作,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3

“三级绩效管理”

价值分析 | 打通任督二脉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实属不易了。绩效既然是“保障公司目标实现”,那么就需要将公司各部门、全岗位都与绩效关联起来,没有哪个部门、岗位与公司目标不相干吧?系统梳理企业绩效管理,将企业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耦合起来。
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企业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梳理清楚,每个活动都有可能对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这就是各部门、各岗位的价值梳理。利用价值链分析,将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经脉打通,并挑选出各岗位关键活动,按照指标设计方法,写到企业指标库中备用指标不宜多,并且每个指标都要能做到数据化、随时调用,灵活运用KPI+BSC+OKR方法,使得指标“不打滑”。
依靠酒杯的“支撑力”形成香槟塔,依靠香槟的“势能”顺流而下。企业凭借组织架构,依靠岗位之间的耦合,一层一层支撑起来,才能让企业战略目标顺着企业价值链、部门协作、岗位职责顺流而下。
企业目标制定后需要确保目标协同,可以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方法,经过多轮沟通或者博弈后确定目标。目标确定后不能束之高阁,还需要进行目标追踪,一旦发现目标执行过程的偏差,就要做适时、及时的纠正,形成目标的追踪制度。此处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指标哦。
打通任督二脉可益寿延年,做好目标管理保证多赚钱。这需要身为企业灵魂人物的企业主、CEO及高管团队具备相当水平的组织领导与管理能力需要至少六段HR才能操刀一试或者请外部专门顾问公司主导。

4

四级绩效管理

绩效应用 | 六脉神剑剑来


四级绩效管理的企业更加难能可贵。这个级别绩效管理,其“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循环各环节都做得科学、扎实。基于绩效的日常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各环节,绩效已经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阶段的工作。企业各部门产出皆可“量化”,企业管理时刻皆谈“效能”。


绩效管理委员会包含了公司级、部门级主要领导,这个组织的存在使得绩效管理各环节都能做透彻,随时对公司“效能”进行干预。每月听取绩效小组工作,通过绩效小组对企业全方位进行体检,找问题、找差距、给资源、给指导,将绩效应用做到出神入化、无孔不入,绩效结果应用不仅仅是HR的事情,已然被绩效管理委员会带到了全公司关于“人”的管理中绩效结果能与薪酬奖金、晋升述职、职位调整、培训体系、人才盘点、员工发展等紧密结合,绩效文化完全融入企业管理中,形成绩效文化。比如:设置公开透明的奖金分配方式、规则和数字让员工都能自己算出该拿多少奖金,在透明规则下拿该拿的,让别人羡慕去吧;制定晋升述职规则让员工知道绩效与晋升述职有关、述职与职级职等提升有关,与领导喜好、与关系疏远无关;绩效考评的结果也为职位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员工在某方面的绩效突出,就可以让他承担更多的这方面的责任,反之可以调整到更适合他的工作岗位上去;设计实用的培训体系“用什么学什么”,从基于知识体系的学习,到基于应用逻辑的学习;运转一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人才盘点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可以使员工职业生涯实现有序发展,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对绩效不佳的员工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绩效不佳的原因,采用沟通、辅导的方法,促进员工发展

上述六条绩效应用,一旦能被企业管理层重视并掌握,六脉神剑剑来时,剑神重生。

绩效应用能将绩效管理融入企业日常管理中,促成各部门内部找问题,促成跨部门沟通,甚至直达CEO,这样的绩效管理,不令人神往?此时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对企业战略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擅于分析问题、参透企业价值链、情商高、懂业务的HR七段方可胜任此等级战略绩效管理大任。

5

“四级绩效管理”

绩效改进 | 九阳神功功成


五级绩效管理的企业是凤毛麟角。在经历三级、四级之后,绩效管理体系已经带动企业人力资源各模块、融入企业管理。这里就要谈一谈绩效沟通和绩效改进。

在我看来,绩效如果不重视绩效沟通,最多只能做到60分;如果不做绩效辅导,最多只能做到80分;如果不做绩效改进,那就是在最后一公里掉链子。

绩效沟通可以推进企业内部交流让不同角色之间交换看法、避免误解、避免消极,“为什么给我这点钱,还要我干这么多活”VS“为什么干这点活就要讨价还价”、“为什么苦劳是我的,功劳是别人的”VS“为什么总要我亲自动手,否则就不能干好”,这些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如果绩效沟通能做好,上下级之间能促膝交谈,和谐的沟通能化解很多管理问题。

绩效辅导能帮助员工达成目标让员工有成绩、有方法、有信心,这不就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吗?绩效辅导,成人达己。

绩效改进通过发现绩效差距,查明产生原因,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策略,提高组织及员工的能力和绩效。擅于使用OGSM工具、绩效改进罗盘、经验萃取方法,擅长绩效沟通、精通业务的八段、九段HR才能担此大任。将“持续改进”作为工作目标,有信心有能力做到企业战略的参与者,甚或制定者。

处于五级绩效管理水平的企业,海阔天空。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