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硬壳INK
来源 | 硬壳INK
188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最近几天,苹果手表以一种略带怪异的方式登上热搜。
#千万别用苹果手表贴高铁玻璃#
#求助,苹果手表粘玻璃上怎么办?#

继“冬天在北方舔铁栏杆”“口吞灯泡”之后,好奇心害死猫的寓言再次上演。
可越是禁止,人就越想试探。
各种提示都无法阻挡一批又一批人前去亲自尝试。
越来越多不信邪的网友,戴着手表坐上高铁。
“苹果手表贴在高铁玻璃上取不下来”话题评论区下哀号遍地,大家图文并茂分享自己的经历。

有人在社交媒体发帖:“在线等,挺急的。”
有人干脆求助乘务员。
高铁乘务员也不理解,为什么这几天总有人把自己的手表粘玻璃上拔不下来。

高铁上还能干什么?
你可以把高铁的漫长旅途看作是一个密闭的行进中空间。
任何一点小事,都会引发一连串模仿。
在社交媒体,我们发现大家高铁上打发无聊的事比想象中更多。
用苹果手表粘玻璃只是千万种方式之一。
因为尝试的人太多,厂商客服不得不下场做出回应:擅自吸玻璃损坏不享受质保服务。

越是声明,大家的手表就粘得越紧密。
制造商也没想到,今年最频发的损坏方式竟然是被粘在玻璃上。
干净的高铁玻璃,像一个大型诱捕器,吸引每个好奇乘客前去尝试。
于是你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场景“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手表静静吸附在玻璃,旁边人已老实。”
物理学角度看,这是因为表面分子间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表面越是光滑,分子间的间距越小,这种作用力就越大。光滑的智能手表和光滑的高铁窗户,无意间形成一种意外的双向奔赴。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空气可以被挤走,水凝膜的存在表面分子距离进一步缩短。2、用冷饮将手表或玻璃温度降低,热胀冷缩形变减弱吸附力。理论上有这样困扰的不止苹果手表,只要贴了水凝膜,任何品牌的智能手表都能粘在玻璃上。同样地,能粘的也不止玻璃,只要是光滑的表面都可能带来麻烦。不过,还好不是高铁上所有人都戴苹果手表,向下挖掘我们发现高铁上还有更多闻所未闻的打发无聊新方式。很多乘客表示这个凹槽放饮料太大,放泡面又太小,并不实用。大家都在好奇什么才是完美符合这个槽位的东西时,二次元爱好者有了新发现。有人无意发现这个凹槽尺寸,可以完美放置一枚“吧唧”。“吧唧”是谷子的一种,可以理解为二次元IP的小徽章。随着近些年“谷子经济”的盛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你会在“痛包”或是书包背带上看到类似的徽章。“吧唧”除了附着万物,一直缺少合适的展示背景,而高铁饮料槽完美的尺寸,带给大家一种乐高积木完美贴合的舒爽。放进桌板凹槽拍照,就是天然的背景,无聊的尝试无意间促成了一种新奇的打卡方式。也许二次元爱好者眼中的世界本就不同,他们总能率先发现高铁上的新玩法。“透卡”同样是“谷子”的一种,是一种带有IP形象和场景的亚克力卡片。车窗外景色变化,拿出透卡拍照有一种和喜爱的动漫人物一起出游的情绪价值。此外,还有很多高铁上带毛绒玩具、棉花娃娃拍照的玩法。前阵子有个出圈话题,因为高铁上办公的人太多,京沪高铁被戏称是打工人专线。而二次元爱好者在高铁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网友晒出自己去上海参加漫展的高铁,挂衣钩上全是五颜六色的假发。也许是因为旅途漫长,也许是行驶过于平稳,年轻的乘客总有无聊时间需要打发。年轻乘客则每个人有一本专属自己的《高铁消磨时间指南》。我们也许用这段时间,望向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间地头发会儿呆,尝试暂时放下手机,从现代生活中偶尔抽离片刻。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