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职场“脆皮”副业潮起,AI替身悄然登场,90%青年靠它“能打又能赚”

2025-03-18
文章转载自"优客工场ucommune"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正站在职业选择、技能升级和生活平衡的十字路口。面对职场的挑战与机遇,他们不仅渴望在技能树上加点,更想在职场这场“大逃杀”中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黄金赛道”。

报告来源:赋启青年、复启教育与AI


这份基于1000份真实调研数据的白皮书,深入剖析了不同年龄、行业和地域背景下年轻人的职业发展轨迹,精准定位他们的“痛点”,并探讨如何打造一个更有力的支持系统。

青年图鉴:职场五大派系健身日

根据白皮书的内容,可以将职场中的年轻人分为五个主要群体:

职业探索先锋(18-22岁) :
刚踏入职场的小白,正在摸索自己的职业方向。

转型变形者(23-24岁) :
在考研与工作之间徘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职场卷心菜(25-30岁) :
白天忙碌于PPT,晚上投身自媒体,努力在职场和副业之间寻求平衡。

经验魔法师(31-35岁) :
既有丰富的经验,又面临新的挑战,带领新人时自信满满,被裁员时又回
到起点。

行业老戏骨(36-40岁) :
看着年轻人整顿职场,默默计算着自己的退休倒计时。

职场生存实录:脆皮的进化论

1. 各年龄段三大脆皮基因

  • 跨年龄普遍缺失的能力 :
专业技能永远是职场人的“C位”担当,无论是刚毕业的新人还是职场老手,都面临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

  • 跨年龄层能力缺乏的差异性 :
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有不同的“小烦恼”,如18-22岁的新人在执行效能上较弱,而31-35岁的“老兵”则在赋能影响能力上有所欠缺。

  • 同年龄层共性缺乏的能力 :
心态素养是大家的“emo源泉”,每个年龄段的青年都会在工作压力下陷入“心态崩了”的状态。

2. 地域限定版生存法则
不同城市级别的青年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压力源和自救姿势。例如,一线城市青年普遍面临35岁魔咒职场PUA,而二三线城市的青年则更多关注本地就业机会少和职业天花板低的问题。

行业与岗位:人均斜杠青年的诞生

1. 行业迁移趋势

未来3-5年内,教育/培训、政府/公共事业、创意文化产业等行业的意向人数大幅增长,而制造业和零售/消费品行业的意向人数则相对较低。这反映了年轻人对稳定性和创意空间的追求。
2. 副业搞钱大揭秘
副业已成为年轻人的热门选择,尤其是在自媒体、教育、AI相关等领域。62.8%的青年有副业计划,主要驱动力包括生活压力、自我成长和职场避险。

职场生涯发展:理想与现实的拉扯

1. 婚恋与家庭

单身大军逐渐壮大,595人选择单身,理由从“恋爱不如搞钱”到“存款不会背叛我”。而在婚恋方面,年轻人更注重经济独立。
2. 退休幻想与搞钱焦虑

年轻人对退休的期望年龄为50.68岁,退休后的主要计划包括被动收入、副业、投资理财和兴趣爱好变现。

工作与生活:当代青年如何“糊弄学”

1. 精力分配
工作与生活的比例因人而异,从“卷王”到“班味克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平衡之道。
2. 解压方式TOP4

TOP1:从事兴趣爱好或社交活动(536人)
TOP2:花时间与朋友或家人共度时光(450人)
TOP3:经常进行运动或锻炼来释放压力(423人)
TOP4:休息或短期旅行放松(411人)

支持体系建议

教育、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联手为年轻人提供更接地气的支持。

具体措施包括:
教育端 :从“做题家”到“职场六边形战士”的进化,增加职场必修课和AI+专业的课程设置。

企业端 :从“压榨机”到“充电站”的转型,推行灵活工作制和心理健康支持。

社会组织 :提供AI普惠培训、实习与就业直通车、副业孵化器等资源。

给青年的自救指南

三维能力模型:破解AI时代的职业生存法则
  • 认知力 :
站稳职场的底层根基,涵盖全局视野、学习敏捷性和战略思维。

  • 智能力 :
驾驭AI的生存武器,通过AI工具提升效率和数据驱动决策。

  • 品牌力 :
从“透明人”到“发光体”,通过价值输出构建独特职业标签。

这届年轻人或许嘴上说着“躺平”,但手里早已握紧了方向盘。他们的目标不是“卷死别人”,而是“卷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用AI提高效率,用副业赚取自由,用兴趣链接同频的人。未来3-5年,他们可能依然“菜”,但一定会比现在更从容。




获取报告完整版请在下方留言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