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转账200万仍被灭口!罗大美被害的真相,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

2025-03-17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图片

文/脆皮先生  编辑/MBA智库琉琉

图片

1
ONE


文章开头,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河南南阳,一个贫瘠的小乡村里,有这样一个励志又善良的年轻人。


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没毕业,他就进了纺织厂打工。


可生活满级的苦和难,没能压制住少年满格的天赋。

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还有一个登上舞台大声唱戏的梦。


17岁那年,少年终于考进了南阳文化艺术学校。


学校虽不知名,却足以他多年的梦得以重新启动。


家里没钱供他上学,学费是他不停兼职,不断接商演,一分一分攒起来的。


可能老天也看不得发光的灵魂被尘埃掩埋。


2017年,少年已长成24岁的大人。


短视频直播也在这一年开始风生水起。

年轻人的梦,也在他给自己穿上古装,画上女妆,坐在镜头前那一刻,真正开始。


戏曲+反串的独树一帜,声音+外貌的极致反差。


年轻人在网上火了。

从那天起,“罗大美”这个名字,也开始被很多人记得。



2017年跨至2023年,24岁来到30岁。


这六年之中,不知道在脸上涂抹了多少次,不知道在直播间熬了多少夜,不知道在深夜演了多少场……


大山深处,社会底层走出的年轻人,成了拥有300万粉丝的网红。


他挣到了钱,拥有了他以往不敢想的财富,可他从没忘过自己的来时路。

依旧对世界心怀感恩,对别人报以良善。


河南遭逢罕见水灾,他捐款又捐物。


陌生男孩患上尿毒症,他毫不犹豫掏出10000块。


有粉丝开口借钱,他直接转过去5000块。


天桥路过遇见独坐的老奶奶,他都忍不住买一袋鸡蛋糕递给她……



身边人对罗大美的评价,永远是大方,善良,义气。


苦尽甘来的年轻人,给自己逆天改了命,供妹妹读了研究生,帮父母过上了越来越好的日子。


有热爱的事业,有充满期待的未来。


若一直能这样下去,该多好。



可他刚刚开始的人生,刚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样子过活的人生。


却戛然而止在了最好的30岁。


却终结在了“遇人不淑”这个可叹可悲可怖的命题下。


一个成功励志故事,突然急转直下。

从此只能围绕“个体的悲惨,家人的悲痛,对他人的警示”续写下去。

2
ONE


人可以穷凶极恶,令人发指到什么程度?


罗大美的悲惨遭遇,写下了一个让人始终意难平的答案。


2023年7月5号,深夜11点,罗大美才匆匆结束了当晚的演出。


可一个小时后,他就被朋友杨某的一通电话骗走。


此刻,另外已有两人,准备好了工具,正藏在出租屋等着“猎物”的上钩。



他们合力将罗大美绑架控制住。


三个魔鬼勒索洗劫了两百万,仍痛下杀手。

30岁的罗大美,永远倒在了“朋友”的屠刀之下。


被害现场发黄的草席,尼龙绳,透明胶带。


被藏尸的幽暗红薯窖,无一不在重现着罗大美当时被杀害的绝望。



人可以恬不知耻,毫无人性到什么程度?


罗大美遇害一年多之后,我们再次找到了答案。


2月28号,案件迎来最新进展。


可怕的是,第一次庭审上,两男一女三个杀人凶手,居然当庭翻供了。


不仅认罪态度恶劣,三个魔鬼,不知藏着什么坏心思,还互相深情对彼此道起了歉。



最恶心的一幕是,凶手之一余某生辩称:


罗大美向其转账200万,完全出于“自愿”。

一句不是抢劫,而是自愿赠与,何其荒谬。


“他说他不想要,我哥哥一再要求给他,他才勉为其难接受。”


罗大美的妹妹听到这句话时,又该多愤怒。


哪种自愿?刀子架到脖子上的那种自愿?


哪种赠予?逼迫别人说出账号密码的那种赠予?


为了给自己脱罪,编出如此天大的笑话,不过是把所有人当傻子,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这场“自我赠予”的诡辩,撕开的也不过是人心最深处的幽冥。

3
ONE


罗大美遇害的这一年多。


人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他到底死于什么?


因为生前喜欢晒生活,许多人把原因简单归结为他爱炫富喜炫耀,才招致灾祸。



说实话,我无法对这种说法表示认同。


财不漏白,古今适应。


可当我们把焦点对准受害者的不完美,是对受害人家属的又一次伤害,也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公。


一个仗义悲悯的人,却如此悲剧结局。

只是善意与贪婪,在这个繁复的世界产生了一场致命邂逅。


只是告诫我们,那些穷凶极恶之辈,必须得到严惩,才能告慰那些良善者。


若说罗大美做错了什么?


他只是在自己富有后,没能及时远离过去的圈层。

他只是太过高估了人性的光明面。

他只是太低估了,熟人之间毫无缘由也会滋生的恶意。


看过一个数据:


我国刑事案件中,熟人作案比例高达63.8%。其中因经济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占熟人犯罪的72%。


细思极恐的数据背后,撕开多少世界的真相。


伤害我们最深之人,从来不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往往是周旋于我们身边的熟人。


因为你的弱点和痛点,朋友同事了解得最清楚。


因为你的秘密和隐私,闺蜜亲戚往往最知根知底。


因为你的过去,现在,相熟之人每一个点都在参与其中。



而古往今来,人性还有一颗最致命的毒药。


怕你过得不好,更见不得你过得比他好。


当你突然拥有了豪车,名牌,赚到了200万。

“陌生人最多酸一酸,但是熟人会发疯。”


你永远预测不到,那些看似与你亲密,表面阿谀取容的人,背后对一个人藏着多大的恶意。


于是我们看到,罗大美死于了“朋友”的无情绳索之下。


我们看到杭州那个可怜的妈妈和三个孩子,死在了恶毒保姆的大火下。


我们看到一个古玩生意人突然遇害,而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那个既是徒弟,又是老乡的人……



《韩非子》有言:


“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即使是像妻子和儿子那样亲近的人还不可相信,其余人就没有可相信的了。


我们从不该对这个世界的美好面,失去信任之感。


也从不该对这个世界的灰暗面,失去警惕之心。


永远别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发达之后,记得及时远离原来的朋友圈。


这不是悲观,不是忘本,不是丢掉初心。


而是,关键时候,守住财富,保住平安的秘籍。

-THE END-

● 作者: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拜托星标MBA智库才能每天看到文章哦!



图片
图片

MBA智库好文精选:

● 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来自这3个顶级思维,尤其第3个

● “我答应怀孕女同事坐我车上下班,男友大骂”上热搜:边界感,才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善意

● 2025年普遍推行:曾经的“铁饭碗”,可能混不到退休了

“保研发朋友圈屏蔽了300多人”上热搜:嫉妒,可以让人多疯狂?

图片
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