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相亲对象奇葩聊天记录曝光:人最大的愚蠢,是太把自己当回事

2023-01-11
文章转载自"MBA智库"

文/  编辑/MBA智库琉琉

1

这两年我发现一个现象:“公吹”有些过于严重。


受三年疫情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处境。


在这种就业形势下,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等,凭心而论,确实是很“不错”的就业选择。


这里说的不错,真的就只是一个不算错误的选择,一个还算可以的选择,但要说是最好的选择,也未必见得。


然而,很多体制内人群在社会大力的“公吹”环境下,逐渐生出了一种“优越感”。


这不,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段相亲聊天记录,月薪4000的公务员男生,在月薪8000~10000的女生面前,也丝毫不露怯,满满的优越感快要溢出屏幕。


刚加上,男方就毫不避讳地谈论女方的年纪。


“像我这种优秀的可不好找,尤其是你这种岁数,找老公像战场。”


“跟我相亲的人挺多的,你要学会在她们当中脱颖而出。”


“你都这个年纪了,起码要拿出来你的优势。”


女方的反应明显透露着不满和无奈,但男方似乎并未察觉。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不太固定。”


“不太固定是多少啊?”


“八千到一万多吧!你呢?”


“我一月4000,在哈尔滨不算低了吧?”



更奇葩的在后面,男方表示,跟自己相亲的女孩都很喜欢自己,但他觉得这些女孩都不太行,所以都没进一步。


为什么不太行呢?因为怕人女孩图他钱……


女生不理解,觉得这点工资有啥可图的。


男方立马跳脚,又开始着急忙慌地秀优越:


“我跟你讲,哈尔滨平均工资才3000,我4000,而且我是公务员!未来稳定还有发展。”


“你虽然赚8000多,但是指不定哪天,就没8000多了,不还得靠我?”



很难相信吧,不是世界五百强的老板,不是年薪千百万,仅仅是月入4000的公务员,就飘成这样了。


他并不知道,对面的女生,对他的条件并不满意,只是出于礼貌没有戳穿他。而他,还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优越感中滔滔不绝。


孟非曾说:“所有的优越感,既不是来自容貌、身材、知识,也不是财富、地位和权力,它只来自缺见识和缺悲悯。


确实如此。


那些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从来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更“高端”,相反,它只会将自己的无知和冷漠暴露无遗。



2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大学生辱骂外卖员致其辞职。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女生在点外卖时,把电话号码留错,导致无法正常配送。


外卖小哥给女生发了一条信息,说明情况后就走了。


几分钟后,小哥接到了怒气冲冲的女生打来的电话:“快给我送回来!”


多跑一趟就要损失几个新订单,小哥心里本就不爽,见女生这态度,就忍不住怼了几句:


“多给你送一趟,一句谢谢都不会说,怎么一副命令的语气?”


没想到女生一听,竟破口大骂:“服务行业不知道怎么服务人?老娘就是上帝,不命令你命令谁?你打工就像我儿子!敢不给我送来,马上投诉你!”



一句“打工就像我儿子”伤透了小哥的心,蒙受着巨大的屈辱,小哥一怒之下辞了职。


视频流出后,这位女生瞬间被4.5亿网友骂上了热搜。



导致女生挨骂的原因,正是她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在这位女生浅薄的认知里,外卖小哥是社会底层的群体,自己的阶层比他高了好几级,岂能容忍被这样的人怼?


但她不知道,没有这样的底层群体,城市根本就玩不转。


外卖小哥身处底层,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疫情的这三年,尤其证明了这件事。


这位大学女生,既看不到外卖小哥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劳,也看不到这个群体对城市的贡献,而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肆意凌辱别人的人格,可以说是既无知,又冷漠。


深究起来,女生眼里的“底层”,并不是“无能”的存在,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平均薪资比办公室白领还要高。


有数据显示,2020届应届大学生平均起薪为5290元/月,而早在2018年,很多城市的外卖小哥最低月薪就已经达到了6424元。


还有不少人,因为身怀绝技,被城市引进为高层次人才,比如95后快递员李庆恒。



别人分拣一个快递要花几分钟,李庆恒却能做到一秒分拣,只要看到快递单上的地址,就能马上背出对应的城市、区号、邮编及航空代码。


不止如此,他还能从数百件物品中,一眼就把固体胶、U盘、打火机、人民币等航空禁寄物品“扫描”出来。


出色的职业技能,让他在浙江省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还被浙江省人社厅认定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


这也意味着,如果他在杭州购买首套住房,将获得政府补助的100万购房补贴。


而那位自诩高学历的大学女生,毕业后却不一定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3


优越感很普遍,追求优越感,希望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能力、更大的优势、更好的生活,也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多数人都拥有某种优越感,只是优越程度不同,表露水平不同。


但优越感带来的力量感,是虚假而脆弱的


过分追求优越感,尤其是以不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优越感,例如傲慢、自负、固执、自恋等,既影响自己的自我认知和持续成长,也影响人际关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2条建议,助你摆正位置,杜绝过度的优越感:


①建立自己内心的评价体系


如果没有自己内在的评价体系,很多人就会过度依赖于社会比较,来获得自我认知。


在比较的过程中,如果比较结果有利于自身,人们就容易产生获得各种优越感。


比如说,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产生了智商优越感;喜欢小众的东西,彰显自己品位独特,产生小众优越感......


建立自己内心的评价体系,不过分依赖外界的评价体系,就能有意识地注重自己和自己的纵向比较,而不是过分依赖与别人的横向比较。


②培养成长心态


培养成长心态的关键就在于,明白任何人都有优劣势,没有哪一种优势更高级,也没有哪一种优势能不费力地长久持续


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就像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们的生命有限,而世上的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


庄子正是因为见过了大世界,达到了大境界,才能发出自身如此这般渺小的感叹。


因为他明白,世界如此之大,总有比自己有能力的人,总有自己没有学过的道理。


保持成长心态,才能看到自己的渺小。


英国著名女作家莱辛说过:“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的确,不经世事艰难,不知自身弱小,不看世界广阔,不知人才济济。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


-THE END-


● 作者:飞白。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飞白的星期八(ID: feixiaobai2018)。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MBA智库好文精选:

 领导为什么讨厌准点下班的人?(干货)
 “高考700分和700万,选哪个?”你活得这么努力,是为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用5%的努力,去撬动95%的事情:原来这才是“有效努力” !(深度好文)
 李诞给员工“画大饼”,这次打工人不干了:别拿你的前途,去赌老板的情怀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