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老年人正在成为上海商场最大金主

2025-09-03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真叫卢俊团队
来源 |  真叫卢俊
4489字 阅读时间9分钟
当工作时间和商场营业时间基本同步,你有多久没有逛过商场了?
周末好不容易挪个时间出来去商场,是不是感觉人又多,排队时间又很长?逛商场成了一件辛苦的事
所以我决定,替大家在工作日去逛一次商场,看看平时工作日的商场是什么样的
发现:商场真是变天了,到处都是老年人欢乐的身影
之前还在想星巴克相比于国内的那些茶品品牌价格这么贵,还都开在最好的位置上,怎么赚得回房租啊
工作日10点半到商场才发现,原来是赚老年人的钱啊
商场刚开门,她们早已收拾妥当穿戴整齐,搜罗去哪家咖啡店开始优雅聚会聊天了
大早上,一个动漫快闪店前就有很多人排队了,叽叽喳喳还挺热闹,好奇就凑上前去看
结果发现最激动的是退休的大姐姐,一看就是用心地打扮了,准备进去拍美照
早上是KTV的淡季,但是路过听见已经有歌声了
好奇走进去,跟网上说的一样啊,几乎全是中气十足歌声嘹亮的叔叔阿姨
有了这些老年人,商场哪还有什么工作日淡季?
上海商场,还真是吃上银发红利
01
老年人有社交需求,商场就迎上提供社交空间供需对上了又怎么可能赚不到这笔钱
工作日的各种茶饮休闲空间坐满了老人,跟旁边独自对着笔记本的打工人不一样,老人群体是去社交的,去享受生活的
闲聊的话题也比我想象中的更加有趣不再是围着孩子打转
准备去哪里旅游?最近有哪些地方好逛?保险买啥比较好?谁有新的投资推荐?

听得我都想问阿姨最近准备买哪只股?我想跟
坐C位聊天的阿姨们
以前还看到夏天老人避暑去地铁站的新闻,现在看来根本就不需要
商场给了他们体面吹空调、休息、聊天的机会
中庭旁,自动扶梯下都有舒适的休息区可以好好安坐;非饭点时间的餐厅门口等待区也可以让他们安心休息
一开始我也怀疑他们是不是就纯去蹭空调的
但是大约到了11点半,我发现有部分老人还是会找个店消费吃午饭,吃午饭的时候也是聊个不停,很开心
还懂得错峰消费,避过了12点半左右大量的工作人群来吃饭,第一轮吃饭的基本都是老年人
徐汇宜家更是把社交做到了一个高度老年人相亲角
周二通常是零售业主要的休息日,因为这一天线下消费人群是最少的
但是宜家却把“9.9畅饮”活动成功变现
每周二老年人们只用花少量的钱就可以在这里坐一下午,单身的老年人有机会聚在一起
也不赶时间,慢慢来,看到心仪的人就主动出击,聊天搭讪
谁说老年人就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恋情,自己的社交圈子,自己的生活
图源:湃客工坊
除了社交,适老化的业态也变多了
至少,之前在我的印象里,按摩养生店都在小区门口,而不是商场里
但现在,不仅在商场里,还给他们专属的折扣
我都能想象下午聊天聊累了去吃饭,最后还能舒舒服服按摩完了再回家的长辈们
同时,另一个现象也让我感觉到老年人比以前更会消费了:老年人消费年轻化
他们开始主动尝试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并且饱含热情
陪孙辈在电玩城里打游戏的老年人不少,但还有一部分就是自己来玩的
在前台熟练兑换完游戏币之后,就开始全神贯注地玩
我站旁边看了一会,玩的真的蛮好,那操作灵活度一点不像是刚接触
首层中厅的二次元快闪店也有老年人,在里面挑选可爱的东西展现的那种愉快神情一点不输年轻人
看到喜欢但不打算买的也是会跟年轻人一样拍拍照,欣赏欣赏美丽的小玩意
甚至连饮食方面都有一股不服老的劲
我现在点星冰乐还得犹豫一下自己的牙齿敏感情况,他们也点,喝的也很开心
你以为他们主打清淡饮食,结果一看火锅店里的他们,吃辣吃麻也没见比年轻人弱
异国风味的餐厅里老年人依然不少,尝试新食物是他们的生活乐趣之一
最让我吃惊的是她们非常社牛,路过打光比较好的商店,直接就进去开始拍美照
把商场逛成了公园,有一种她们下一秒就能掏出一条丝巾的感觉
真的不敢想象自己和朋友去这样做,脸能红成什么样
当然,最后能真的下决心消费,还是商场给的太多了:老年人定向补贴和折扣
首先,是商家在工作日的一个常规折扣,但实际只有退休老年人和无工作人群能享受到
比如环球港Z+KTV原价167元的4小时欢唱,上午场现在只要79元,让原本早上十点最冷清的时候生意爆满
除了日常的优惠,现在的商场更是定向给老年人撒钱
上海真如环宇城MAX选择与银联合作推出社保卡长者专属7折服务,而且适用于商场内近四十家餐厅
数据显示,参与品牌的餐厅业绩同比普遍提升10-20%
长宁龙之梦也是如此,50岁以上凭身份证就可以8.8折,不用其他任何操作
不用各种比较,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最大的折扣给到老年人
而且,这些老年人会比周边工作的年轻人更早到达商场,几乎就是各种餐饮的第一波客人,不用排队,就餐结束后立马就可以接着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人均时间管理大师,实际消费时间比年轻人还长
02

上海阿姨爷叔们不仅敢消费,而且乐于消费,这份底气首先来自他们实实在在收入支撑

根据2025年1月人社局的统计,上海全市退休金中位数已经到了5k多

前百分之十更是拿到了8k多,如果是现在工作的年轻人在全额交金的情况下,税后要想拿到这个数字,那税前工资水平就得达到11000左右了

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许多正在上班的中年人

收入的丰厚还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轻装上阵”的财务状态

不用还房贷,不必操心车贷,也早已完成了抚养子女的重担,每月稳定的退休金几乎都可以用于自由支配

再加上连年上调的养老金和日益减少的必要支出,让他们的消费变得更加从容和自信

这种“有钱有闲”的状态,让他们能够真正享受“为快乐买单”的消费体验

如果被动收入不够,他们现在甚至还成为了就业市场的“香饽饽”

自9月1日起生效的社保新规,所有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之前常拿来规避社保的“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也不再被承认,简单的说,企业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

这样就刚好给退休老人了一个就业市场上最大的利好,企业用他们,不用再缴纳社保,立省30%的成本

很多商场已经开始公开招聘退休人员,打开BOSS搜服务员就可以看到很多商场都在招低龄退休老年人

同时,拥有高额退休金的他们,加上工资就已经高于不少年轻人了,对工资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很多老年人在空闲的时做一些兼职,比如在地铁口开助力车接送通勤的年轻人、去餐厅做服务员、在社区做引导员,是为了打发时间

网上的一个爆梗说的就是,毕业了,发现自己在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刚退休的爷爷

招聘退休人员意愿最高的是社区商场

社区商场本身的目的就是服务周边的小区,做的就是熟人生意

晚上6点左右走进商场会发现几乎每家餐厅都有老人就餐,在这里就餐的原因也很简单

自己一个人或者和老伴两个人,人太少了,不好烧饭,不如就在外面弄点东西吃好了,价格也还行

同时,社区商场招退休的大爷大妈们成功率也更高,因为本身就住在附近,通勤的时间短,上班时间也更灵活

现在,他们不仅是消费者,还被作为商场的运营者被请进商场里,泸溪河的招聘广告里,退休人员被放到了第一位

其他餐厅的服务员平均年龄最近也上来了

以前还惊叹日本的服务业充满银发老人,现在感觉上海离这个情况也不远了

甚至在很多社区商场中能看见低龄老年服务员照顾高龄老人的情况

从数据上来说,低龄老人也确实是劳动力市场上很大的补充

截至2025年2月统计,60到69岁的老年人占所有老年人人口的一半,且身体健康人群能占到65.5%

在餐饮店消费的时候确实也能感觉低龄老人的服务态度算是比较积极的,回应也比较快

仔细算算,其实身体好的情况下,退休老人开启第二职业生涯成功率也很大

2024年上海公布的最新数据,上海平均寿命为83.24岁,55岁退休,去喜欢的新行业工作到80岁,还能工作25年

几乎快赶上一个普通人的职业生涯长度了(按本科生计算,22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工作年限为38)

要是原本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在重生般的“第二次职业生涯”他们还有更多机会
图源:闪电新闻小红书主页
喜欢表演的还能趁着短剧演员供不应求直接退休做演员
03
上海的商场开始着重发力赚老年人的钱,其实也是源于上海的商场竞争激烈
从平均值来看,上海约每8万人就拥有一家大型购物中心,而东京平均每20万人以上才有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上海人均商业面积,仅次于迪拜,是东京的近5倍
与此同时,上海数量还在增加,2025年预计新增商业面积超过三百万平

新商场还在建,老商场已经因为超高空置率开始走向衰落

也就是说,整体而言上海其实处在一个商场供给过的境况

冷清的恒基·旭辉天地

正因如此,扩大受众群体一直是商场维持运营的重要策略
其实商场作为面向社会所有年龄群体、最熟悉所有消费人群和习惯的主体来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他们也早已觉察到:中年人消费观逐步趋于保守
而可支配收入更高、有时间消费的老年人,以及没有家庭压力,擅长取悦自己的年轻人才是商场未来几年最大的金主
所以我们能看到,商场这两年在努力地为这两类人群提供他们喜欢的专项验式消费业态
比如商场首层黄金位置之前多是各种化妆品专柜或奢侈鞋包专柜
但现在,大商场的一楼都已经空出来了,用来容纳不同的二次元活动
看多了,连50多岁的阿姨都能区分Labubu和Zimomo了
图源:上海静安嘉里中心JAKC官方小红书账号
商场的银发经济业态也是如此,早已开始布局,争取未来更大的市场
老龄化从2010年就走进大众视野,从2020年之后则开始被重视,催生出发展迅速的银发经济产业链
说一个最近令人震惊的数据:预计到2038年,我国的退休人口或将超过劳动力人口,退休人口的膨胀速度超乎想象
图源:uweyoung广泽
其实早在2023年,“百元一日聚”活动就已经开始了
只是最近这类项目遍地开花,大家才发现,原来针对老年人生活消费已经这么火爆
这一百元极具性价比:包含了中午和晚上两顿正餐,每顿有近20道菜;吃完了还能唱卡拉ok、跳舞、走秀,或是打牌聊天
这两年银发经济在商场中不仅仅是服务人口数量上的规模变大,更重要的产生了结构性的规模转变
从十几万方的大商场到三千不到的社区小商场,都在逐步地推进银发消费,让“银发券”扎根于整个商场链条的消费中去
所以我们最近才能直观地感受到:商场到处都是老年人
04

面对银发经济这盘大棋,商场早已提前布局,近两年转而着重发力

因为他们敏锐地感知到

老年人早就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坐在墙角晒太阳的模式了

他们比谁都活得带劲,也早已放下“老了没用了,就是带带孩子”的陈旧思想,活的自由而充实

对于商业地产来说,及时拥抱变化,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所以从基础设施,到业态布局,再到营销宣传,我们都可以看到商场围着老年人自我转型的场面

而我们也该换一种眼光看“老龄化”

别总一提起就感觉到沉重的负担,他们比年轻人还有活力

低龄老人能补位劳动力、高龄老人则能拉动消费、能盘活现金流

随着退休人群占比越来越大、“适老化产品”越来越多、相关产业链、供应链越来越完备,老人消费无疑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日本现在已经有了如同老人游乐园一般的大型商场,包揽老年人一日衣食、游玩学习、社交休闲多项功能

早上7点老年人就可以在商场开始自己的一天,跳舞、看书、饮食

图源:搜狐新闻网

北美郊区大商场作为老年人健走运动、社交娱乐的俱乐部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逛完一天的商场,出门看见商场立面上的悬挂的各种可爱动漫的招牌

恍惚间,我好像看见了不久之后一个“夕阳红容光焕发”主题乐园商场热闹非凡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