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到别人都在追AI、做外卖、搞大模型,心里慌得不行,生怕错过下一个风口?
其实啊,拼多多比咱们谁都淡定!这家2015年才成立的公司,硬是在电商巨头的夹缝中杀出重围,3年就长成了新巨头。但最让人惊讶的是,当所有同行都在疯狂追风口时,拼多多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专心做好最基础的生意!
还记得2024年8月26日吗?拼多多股价单日暴跌28.51%,市值蒸发550亿美元!
但你知道吗?真正引发这场大地震的,竟然是拼多多高管自己在财报电话会上泼的"冷水":
这些话听起来像不像竞争对手的唱衰?可这偏偏是拼多多高管的原话!
更绝的是,一年多过去了,投资者已经习惯了拼多多每个季度都在提醒:"增速放缓是必然趋势"、"接受短期利润下降"...
当所有大厂都在疯狂追逐风口时,拼多多在干什么?
如果互联网圈有FOMO情绪(害怕错过)戒断小组,拼多多绝对能当组长!
拼多多不追风口,那钱都投资在什么地方了?
答案是:物流!
在我们以为物流已经很完善的今天,拼多多还在重金投入"快递进村"项目。
新疆伊犁州的快递业务负责人透露:"去年我们跑了400多个村子,有些牧民村夏天没人住,我们就在村委会贴海报等他们回来。"
这笔看似"公益"的投资,实际上是一笔成功的商业投入:
新疆莎车县的一位乡镇快递站长分享:"村里很多看不懂汉字的老人也在完成网购初体验,一位50多岁的村民花380块钱买了台55寸电视,淘汰了家里的大屁股电视。"
翻看拼多多29次财报电话会的30万字实录,发现高管最常挂在嘴边的是:
在众多品类中,农产品是拼多多谈论的焦点:
早在2018年上市后的首次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就用大篇幅讲述对农产品市场的理解:
"农业领域是我们商业模式初见成效的典范...平台数据能帮助中小农户根据用户需求调整品种选择、采收与包装标准。"
数据见证变化:
拼多多的成功告诉我们:
真正的商业智慧,从来都是回归本质!
消费者和生产者站在两端,平台站在中间,抓住每一个环节提升效率的机会,再把效率兑换成收益。
不讲故事,就是拼多多的故事。它从成立以来用最复杂的方式做了最基本的生意。
当买卖的技术和地理限制被不断降低,商品生态和商业规模就能获得长期增长。两千多年前商人买卖竹、玉石,现在平台可以卖全球任何地方的商品——但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
你怎么看拼多多的这种"不追风口"策略?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