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雷军发飙了!连续发文怒怼!

2025-11-17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钱游
来源 |  电商最前线
2067字 阅读时间4分钟

雷军真的怒了!

在微博连续发布多条微博辟谣,正面回击对小米汽车安全的断章取义者。整个文案和公关风格彻底变样了。

不少网友反应:

“第一次见到雷总用这种语气!”

那个“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雷军回来了!


甚至让网友们以为一向好脾气的雷总被“盗号”了。

01


雷军开启反击

连发微博怒怼


11月16日中午,雷军连发多条微博,语气罕见地锋利。


图源:微博


这位过去一年刚被称作“全网最努力的CEO”,终于选择不再隐忍。


对于网上围绕小米汽车的“安全不如颜值”论调越传越烈,雷军索性把去年、今年谈安全的微博一口气晒了出来。


他直接写道:


“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


图源:微博@雷军


语气之重,在雷军的过往微博中极为少见。


这不是他第一次喊话黑公关。今年9月演讲中,他就说小米汽车“成为全网被黑得最惨的品牌之一”,呼吁行业共同抵制黑水军。而这一次,他选择正面迎战。



“去年4月的采访里,我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我在谈设计的时候,也说轮毂最难设计,这有什么问题?”


图源:微博@雷军


雷军在微博中反问。


数据比争辩更有说服力。SU7以2024版C-NCAP五星、2023版Euro NCAP五星、C-IASI 3G+为设计底线。车身采用高达90.1%的高强度钢铝材料,扭转刚度达51,000 N·m/deg。电池则是小米自研自建工厂生产,14层物理防护、165片气凝胶隔热、热失控“无明火、无热蔓延”。



从结构、材料到电池,小米把安全堆到了看得见的一面。


而市场给出的回馈却和舆论截然不同:


10月,小米汽车以48654辆的销量站上新能源车企TOP10第八位,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4万辆,同比增长134.7%,是榜单涨幅最高的车企。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看雷军的“硬刚”,它不只是一场公关反击,更像是他对黑水军长期积累情绪的一次集中宣泄。


因为小米汽车的战场,从发布那天起,就不只是销量之争,更是舆论之争。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近日股价也有所下跌。


图源:百度股市通


02

小米高层大变阵

王化的告别时刻


就在雷军连发微博的同一天,小米内部也出现重要变化,有消息称: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转岗。


图源:微博


从多位业内人士处确认,王化不再负责小米公关事务。


他在小米的10年,是小米从手机公司走向生态公司,再走向汽车公司的10年。也是小米从被狂赞到被狂黑,再到全民关注汽车业务的10年。



2015年加入小米,2020年升任公关部副总经理,2021年成为公关部总经理。


作为小米公关一号位,他几乎参与并见证了所有重大对外沟通事件,是小米对抗舆论场的主力。


每次小米被质疑,他往往第一时间站出来澄清、回击、解释。他的微博几乎成了小米舆论风向标。


十年之后,他的最新动态却只是转发一条体育内容,“成都本地资讯博主”的认证显得微妙,也让外界猜测不断。


图源:微博@王化


与此同时,业内已有多位科技公司公关负责人参与“小米公关一号位”的面试。


小米正在迎来一场关乎舆论体系、品牌心智的换挡。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SU7发布后,小米的品牌声量一年间暴涨,同时也伴随着指数级增长的争议、抹黑与恶意剪辑。汽车行业是最依赖口碑的行业,也最容易卷入情绪性舆论。


如何打赢长期安全战与舆论持久战,是小米必须应对的一关。


03

雷军如何起飞

又如何降落?


如果要问雷军是从哪一刻被“重新定义”的,大多数人都会指向同一个时间,那就是SU7发布会当天。



在造车之前,雷军讲课、创业、做手机,都被认为是稳健的企业家打法。他愿意讲情怀,但不太主动正面冲锋。


造车把他逼到了新的起跑线。


2024年还没开发布会时,他常说“我对小米汽车有信心”,但熟悉他的人都明白,那其实是一种给自己打气的方式。面对强敌林立的汽车市场,他未必完全笃定。


但SU7发布会之后,一切都变了。


他在台上讲得眼含热气,全网的情绪也随着那句“我们这次,是认真的”一起被点燃。行业突然意识到:小米不是来玩票的,而雷军这个企业家,也不是只会讲故事。



那天之后,他的气质都变了。


在采访通道里,他成了最受欢迎的企业家。在公众心中,他从雷总变回了雷军,一个愿意为了一个梦想付出十年的人。


甚至海尔董事长周云杰也被戏称为“雷军背景板”,后续他组团队、开账号、加速打造个人IP,也免不了被外界拿来调侃与对照。


2025年的雷军比过去十年都更有力量。因为产品给了他底气,市场给了他信心,舆论则给了他战斗的理由。



但越是在风口中央,也越容易成为靶心。


尤其是今年,小米汽车的舆论战明显更难打,友商节奏、黑水军矩阵、断章取义的视频流量玩法,让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被加工”成新的争议。


这是雷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所有规模级造车企业家的必修课。


这个阶段的小米,也许不是最风光的时刻,却极可能是最关键的时刻。


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不可能永远高光。


有小暑就有大暑,有小寒就有大寒。但小满没有大满,因为人生与事业都在路上,永远不会一蹴而就。


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此刻正走在这条“未满但在长”的路上。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