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破局存量困境:蜜蜂公司凭设计与产品力,解锁空间新价值

2025-10-30
文章转载自"蜜蜂科技BEEPLUS"

当前,全国已迈入存量竞争与业态升级的关键阶段,闲置物业亟待价值激活,老旧资产面临业态重构难题,如何突破 “改造难、运营难、价值转化难” 的瓶颈,成为行业寻求新增长的核心命题。而存量资产改造绝非简单的 “翻新装修”,从前期选址决策的前瞻性判断,到中期设计落地的功能适配,再到后期开业运营的可持续性,每一环都离不开强劲的设计力与产品力支撑。


正是敏锐洞察到这一行业需求与痛点,蜜蜂公司早年间便聚焦设计力与产品力的优势构建,以 “Bring Life Into Work” 为核心设计理念,深度切入存量资产改造赛道。这些年,其凭借独特的设计能力与对产品功能需求的精准洞察,在存量资产改造领域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径。





01
以 “生命感设计” 破题,让空间有温度、有活力


在蜜蜂公司的认知中,城市里大量因功能滞后而闲置的存量物业,绝非“包袱”;而办公空间的意义,早已突破物理载体的局限——它既要承载员工对“高效且有温度”的工作生活双重需求,更要成为激活存量资产潜在价值的关键“钥匙”。


“Bring Life Into Work”(让生活融入工作)是深植于蜜蜂公司每一处设计细节的核心准则。它摒弃冰冷的格子间与单调的白墙,将自然元素、社交场景与个性化需求深度融入空间营造,让员工在工作场景中也能感知生活的质感与活力。


图片

位于深圳南山区蛇口自贸区的BEEPLUS深圳G&G中心,正是这一理念的典型实践。2017年,蜜蜂公司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改造,将旧厂房成功焕变为现代化产业载体。如今,这里早已不复旧厂房的机器轰鸣,轻奢现代的设计风格贯穿始终:7米挑高的社交大堂开阔通透,铁质楼梯盘旋而上打破传统布局,以空间为轴线、设计为曲线的整体架构,赋予空间自由奔放的独特气质。


作为蜜蜂公司2.0版本的设计标杆,这里融入了标志性的“X”设计——会议室、头脑风暴室满足协作需求,午休仓、电话亭兼顾休憩与私密,自助饮品长廊、青春小院则营造轻松社交氛围。无论身处空间的哪个角落,员工都能随时开启创意交流,或是惬意享用一杯咖啡,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在此自然消融。该中心运营8年以来,持续吸引文创、科技、外贸企业入驻。


若说BEEPLUS深圳G&G中心是存量改造的典范,位于南京的中国气象谷&BEEPLUS青创中心则展现了在写字楼的创新突破。作为3.0版本的设计,该项目不仅按照“3:3:3”配备了毛坯、简装、精装办公室满足客户需求,在设计风格上将南京历史古韵与现代化元素融合,大气典雅,并打造图片“X”设计,从各类型会议室、电话间、路演区等,再到自助茶饮吧台、午休仓等为身心减压的配套。这让入驻企业无需投入高昂成本,便能享受到国际化标准的办公空间,更借此增强企业软实力,提升雇主品牌形象。


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友经济,项目发挥精细化运营能力,今年1月开幕后,仅半年便吸引南京信大数字气象研究院、极能核(南京)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气象、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入驻,在招引培育优质项目的同时,持续助推校地融合发展,打造为产业创新标杆与活力集聚街区。


image.png

蜜蜂公司的设计逻辑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其核心秘诀在于前期的深度调研——精准梳理出员工办公中的“隐性痛点”:长时间久坐引发的疲劳、部门协作的沟通壁垒、个人专注与社交需求的矛盾等。设计团队给出了精准的功能响应:引入可升降办公桌与人体工学椅,缓解久坐疲劳;设置电话亭、头脑风暴室等场景,让专注工作与协作交流各得其所;更增设冥想室、音乐室、健身房等放松空间,为员工提供情绪调节的“缓冲带”。


在蜜蜂公司的空间里,“工作”不再是被动执行的任务,而是可以伴着阳光、绿植与轻松交流的日常。这正是其理念的终极落地:让生活的美好,真正融入工作的每一刻。





02
激活存量资产,从“闲置空间” 到 “价值高地”


从华南到华东,蜜蜂公司的“生命感设计”内核持续延伸。以“设计+运营”双轮驱动为核心引擎,不仅为城市中大量功能滞后的存量资产注入适配时代的新功能,更赋予其可持续的产业价值,推动物业持有者的“闲置空间”蜕变为企业争抢的“城市新地标”。


图片

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的能达BEEPLUS创智天地,正是这一模式的标杆实践。项目前身为业态陈旧、产能低效的东方大厦,经由南通能达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与蜜蜂公司联合操盘,升级为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超大型产业社区。园区创新性植入滑板公园、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多元配套,打破传统产业载体的单一格局,成功转型为3.0产业与2.5产业深度融合的高品质产业高地。


软件方面,园区内设政务服务大厅,整合创业支持、政策咨询申报、金融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实现企业事务“就近办、马上办”,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同时,蜜蜂公司充分发挥精细化运营专长,联合南通开发区、能达更新等多方力量,精准打通产业发展堵点难点,在科创企业培育、高端人才引育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持续落地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激活产业生态内生动力。


图片

目前该产业载体2.5产业空间接近满租,引入了去哪儿网、海天机械、中科融合算力科技等多家企业,产业类型涵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向;3.0产业空间引入了雷通伟力、三灏等多家科技型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氛围。


b3d0d0e519ee656ec3b281e6dd26b8f1.jpg

在成都,交子&BEEPLUS中心则展现了生态聚合之道。项目前身为闲置商业裙楼,经蜜蜂公司重新规划设计后,成功转型为西南科创中心设计上,项目深度融入巴蜀文化基因,将川剧脸谱元素巧妙植入壁纸、壁画等空间细节,以大面积高级银灰色为基底,搭配砖红色跳色打破办公沉闷感,再辅以错落绿植点缀其间,让商务质感与成都专属的“巴适”气质完美交融。


功能布局上,项目延续BEEPLUS标志性的“X”设计理念,打造超百间精装独立商务空间,同时配齐会议室、头脑风暴室、文印区、全线自动升降桌椅、午休舱、饮品长廊及专业前台行政服务等完善配套,让入驻企业享受到与超一线城市接轨的高端办公体验。


HJT0132201658561601326672-59f7ec556ecca-6380252.jpg

空间质感与专业服务的双重加持,让项目形成强大的企业集聚效应。开业四年以来,成都交子&BEEPLUS累计引进企业约400家,覆盖政府单位、高速成长型企业、大型集团分支机构、初创型企业四大类型,构建起多元共生的产业生态;其中更引入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外资高科技企业,科技属性与国际化基因尤为突出。


从南通老旧产业园区,到成都沉寂的闲置商业裙楼,蜜蜂公司的资产激活足迹遍布不同城市的多元场景。其始终锚定 “资产长期增值” 的核心目标,深挖背后的空间潜力与市场价值,以专业视角重构资产与城市、人与生活的连接,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注入多元业态、强化运营服务,让原本闲置低效的资产彻底摆脱 “负担” 标签,不仅实现商业价值的跨越式增长,更赋予资产服务城市发展的社会属性。


图片

从“Bring Life Into Work”的理念落地,到存量资产的价值激活,再到产品功能需求的精准匹配,蜜蜂公司把核心放在“落地效果”与“长期价值”上,让空间不仅能满足基础使用需求,更能真正适配客户的实际场景:通过优化空间让客户获得舒适便捷的感受,通过适配业态助力企业稳步成长,通过专业的资产运营与价值挖掘,让存量资产摆脱低效标签,为业主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最终实现共赢。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