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周末刷手机时,大数据不断给我推送标题为《杨振宁写给翁帆的永别信》的文章和视频。


有些还是大秀书法的手写版。

怀着好奇,我一一点开看了。
看到第2篇时,我就断定这些动辄10万+、弥漫晋江文学风、还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最后情书”,都是假的。
·首先,消息太不权威。
没有任何一家正规权威媒体,提到过有这么一封永别信。
更不要说刚刚送别杨先生的翁帆本人、清华大学和杨先生亲友。
·其次,文风大相径庭。
如果你稍微读过杨先生的文字,看过他生前接受采访的视频,你就会知道:
他的书面和口语表达,都趋向于大白话,通俗易懂。
可谓“文风素简,用词朴素”。
而网上流传的永别信,什么“我的人生圆舞曲,因你而完整”“我验算无数物理方程,破解宇宙千万奥秘”……
无不流露出强凹造型的违和感,还有矫揉造作的塑料味。
·第三,品性极度不符。
结婚21年,翁帆是素来不喜张扬的,我们在杨先生之外的语境里,甚至极少看见她。
以她的低调和沉静,断然不会在杨先生刚离世,就拿出什么“最后情书”博人眼球。
综上所述:
网上广为流传的永别信,不过是某些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假冒逝者写给生者的煽情文。
但。
打假,不是我今天的初衷。
我想和大家一起思考的是:
为什么会有这样“永别信”流传,且引发如此众多的共鸣?
这里面,藏着“破情关”的三要素——
02
★第一关,破“得失心”。
冒牌的“永别信”,之所以能赚取那么多人的眼泪,本质上是它暗合人性最本能的弱点:
得失心。
她那么爱他,为他献上最美年华,如今他与世长辞,他总要给她留下点儿什么吧。
没有房子和孩子,那一封情书、一场告白、一篇遗文,也是好的。
这些,就是他爱过她的“凭证”啊。

问题是:
爱,真的需要凭证吗?
或者我换个问法:
那些储藏了结婚证、房产证、保证书、协议书还有各种信物的爱,就一定是真爱吗?
生活中,我们倒是见过不少对妻子信誓旦旦说情话,满含热泪表忠心,甚至不吝啬给钱给礼物的男子,转头就对别的女子做了同样的事情。
反之。
那些很少说情话做浪漫事,只是吭哧吭哧和爱人共担风雨,每个平常素日都对身边人温柔体谅的人,不谈爱与凭证,却活成了爱本身。

这个思辨里,有破情关的第一步:
情感中,多少人沉迷于得到有形有相的“爱的凭证”,以此证明自己被爱过。
而真正的爱,其实无需凭证。
具体生活里相爱的每一天,都是最好的凭证。
如果你无法从“我到底得到了什么”或者“他给我留下了什么”的浓烈得失心中解脱出来,就很难拥有真正的爱与幸福。
真正的爱与幸福,无谓得失,也不谈凭证,只是烟火深处,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温热与照见。
是我们一起曾共度的好时光。
03
★第二关,破“真爱论”。
杨先生和翁帆当年刚在一起时,被人骂“她动机不纯,他有伤风化”。
杨先生离开后,又有人伪造“最后的情书”,力证他们真爱过。
其实。
“真爱”这个词本身,就是假的。
爱唯一的真相是:
爱过,即是永恒。无谓真假。
就像你去看杨先生和杜致礼当年在一起做蛋糕的视频。
他们一边用英文交谈,一边温柔地看着彼此,那一刻眉眼间的默契与疼惜,就是爱在流动。而后来杨先生和翁帆在一起时,彼此的静默和欢喜,也是爱在流动。
也像你18岁时喜欢一个人,你觉得他就是此生真爱,没有他你就没法活,但后来你们分手了。
28岁时你遇见另一个人,他给了你更好的看见与疼惜,你毫不犹豫嫁给了他。
谁是你的真爱?
真相是,他们都是。
他们都是你在不同年龄、不同际遇、不同心境下,真切去爱的人。
他们都是你愿意交付真心去爱的那一刻,你的真爱。

故。
真爱,从来不是特定某个人,而是我们自己毫无保留去爱的心。
我们的心一直随着岁月在变化流动,所以我们的真爱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显化。
哪怕你爱过很多人,但每一场爱里,你都捧出了真挚的自己,你依然在真爱。
否则,你就算此生只爱一个人,但这场爱里你畏畏缩缩、犹犹豫豫、算算计计,那你也没有真爱。
因为,没有真心真我的人,没有爱。
亲爱的朋友,不要试图以“谁是我的真爱”或“我是谁的真爱”这种虚假命题,来折磨自己。
爱的真相一直也从来是:
爱无谓真假,因为假的,就不叫爱。
我们在每场爱里,反复爱上的都是自己的自性真心。
04
★第三,破“神话性”。
为什么杨先生逝世后,有人冒充他给翁帆写永别信,就会被无数人点赞。
但如果是咱们村的二大爷去世后,有人冒充他给二大娘捎句话,就会被骂装神弄鬼?
除了名气和流量,还有一个真相:
人们认为,情感是有贵贱的。
相比杨先生和翁帆的情感,二大爷和二大娘的情感充其量是凑合过日子。
这种“神化一种情感,贬损另一种情感”的比较心,也是有些朋友被霸总剧洗脑后,特别爱脱口而出地指责伴侣“你看看人家老公(老婆)”的原因——你着相了。

其实,杨先生和翁帆的情感,在公众看不见的角落里,也有柴米油盐的争执、卧榻病床的琐碎,而二大爷与二大娘的婚姻,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忽略里,肯定也有三餐四季的相守、棉被橘灯的柔情。
跳出“对他人情感的神化”,对“自我情感的矮化”,你才能看到情感最结实的内核是:
朴素与平凡。
是每对爱人都有每对爱人的苦乐。
是所有婚恋的里子都是具体且琐碎。
是人人都将臣服平凡岁月的宿命。
看不透“情感的究竟内核是平凡”的男女,一辈子都会在情爱的欲河里不断追逐高光时刻,从一个人怀里辗转到另一个人怀里,直至伤痕累累,才能臣服平淡。
05
破情执,就是破除自我的贪嗔痴。
看透情感没有得失成败、永恒唯一、高低贵贱,甚至没有真爱假爱。
只有流动、接纳与臣服。
爱来时,我就让它流经我,去体验赤诚与欢喜。
爱走时,我也让它流经我,去体验离别与悲伤。
我是天地间的一个容器,接纳上苍恩赐的一切因缘际会,且心悦诚服。
我只活在当下具体真切的感受中,接受一切流动,体验一切情感,臣服一切发生。
这个过程中,我一遍遍拥抱的是我自己的自性真心。
我本具足。
我爱万物。
我亦爱着你。
愿你如是。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