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位
空间入驻
小程序

GDP增涨4.1%!广州,跑起来了!

2025-11-01
文章转载自"北大纵横"

作者 |  刀嘴海雀
来源 |  观点
3565字 阅读时间7分钟

图片5.png


每年各地城市的数据出来,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但作为一个在各个城市跑来跑去的媒体从业者,看了广州三季度数据,更加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出口的基本盘稳住了,今年竟然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GDP超1/3的动力都来自新兴产业,全运会的带动下,体育赛事消费增速竟也达到了15.9%,还真是百花齐放。


很多人对广州的理解就是吃吃喝喝,其实人生三万多天,吃吃喝喝一辈子,可以说广州是一个可以让你在幸福感、获得感、存在感、感受最强的城市之一。


广州的物价、广州的房价为每一个年轻人都准备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文字很难让各位真切体会,有时间不妨亲自来广州转一转。


下面,我们进一步看看具体的三季报,一睹其中奥妙!


01

全面增长!


就在10月30日,广州的三季报出炉了,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了4.1%!


图片2.png 

拉长周期看,广州一直在稳步前进,24年全年同比增长2.1%,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3.0%,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8%。


2.1%→3.0%→3.8%→4.1%,这次4.1%的增速出现了“加速跑”的态势,逐步抬升背后离不开各个产业的齐发力。


广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97.9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37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17503.34亿元,增长4.6%,不可不谓全面开花。


看得出,老广似乎有了些“新”变化:


其一,外贸新气场。前三季度广州商品进出口总值破9000亿元,出口总值全程保持20%以上增长。新业态发力,保税物流进出口增19.5%,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均两位数增长;新产品提效,“新三样”出口增4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16%;新主体突围,国货美妆出口增31.5%,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出口交货值均有两位数增长,外贸从“走量”转向“提质”。


其二,消费新姿态。消费转向情绪价值,前三季度限上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金银珠宝零售额分别增26%、19.7%、12.2%,饮料及冷饮服务营业额增22.5%。文旅体育融合,1-8月文化艺术业营收增35.3%,体育业增15.9%。线上消费突破,6月起限上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零比重超30%,消费场景更丰富。


图片3.png 

其三,产业新引擎。“3+5”战新产业增加值7517.28亿元,增4.6%,对GDP贡献率35.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8.2%,贡献率27.6%,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等产业高速增长。研发托底,1-8月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7.5%,汽车制造业研发增12.2%,带动新能源汽车单季产量增速升至41.1%,成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这次的广州,让人看到了全面复苏的曙光。


02

传统和新兴的碰撞


但是,总有人揪着“广州要跌出一线城市吗”的问题不放,其实这问题从一开始就问偏了。


遥想1989年,广州GDP超过天津,跻身“北上广”,成为中国内地经济第三城。这样一个位置,广州连续坐了27年。


转折点出现在2016年,广州GDP被深圳反超;再到2022年,广州GDP被重庆反超。


但不必着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广州大概属于那种“慢热体质”,先稳扎稳打找节奏,等蓄力够了,自然会加速跑。


图片7.png 

如今的广州,显然已经找准了节奏,而这份底气,就藏在传统与新兴产业的碰撞融合里。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关键是怎么做精做深。


近几年规上工业企业承压转型,广州却传统产业升级捏的很紧


今年1-8月(错月),全市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5%,增速比1-5月还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最舍得投,研发费用规模稳居工业行业之首,1-8月同比增长12.2%。


多年研发沉淀没白费,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大趋势,汽车产业格局也迎来了春天


小鹏汽车持续热销,东风日产、广汽丰田新车型发力,带动全市新能源汽车单季产量增速一路跳涨:一季度0.7%、二季度16.7%、三季度41.1%,势头越跑越猛。


配套自然也跟上了,前三季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1.4倍、充电桩增87.1%,汽车零部件投资更是连续19个月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传统汽车产业正沿着全链条延伸的路子,拼出了新“汽”势。


而传统和新兴的碰撞就在于,广州懂给传统产业装新引擎,用“数字化、智能化”激活老底盘。


图片6.png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率先突破,显示器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集成电路制造业飙涨37.4%;液晶显示模组产量翻1.3倍,模拟芯片增20.5%,集成电路圆片增56.3%,数字技术正往传统产业的“毛细血管”加速渗入


新兴动能也在冒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修理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6%、15.5%,民用无人机产量增35.2%,传统产业的老骨架上,正长出新产业的新芽。


当外界还在争论“传统产业该不该丢”时,广州早用行动给出答案:传统产业的每一块砖头,都能被新兴技术重新定义。

 图片8.png


这种“传统筑基、新兴赋能”的双引擎,正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气。


所谓跌出一线的担忧,说到底是没看到它转型的扎实步伐——慢热不是落后,是为了跑得更稳、更远。


03

刚柔并济的老广


说真的,论适合打工人扎根,老广的刚柔并济在大城市里算是独一份


“刚”是产业筑基的硬核底气。


广州的“刚”,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一次次转型中炼就的硬核实力。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只会做小生意、不会搞大工业”的质疑,广州主动破局,从轻工业重镇转向重型制造业


一手抓汽车、石化、电子制造,一手强港口、船舶产业,最终在2010年成为国内第三个万亿GDP城市,2018年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这份转型魄力,是“刚”的起点。


图片6.png 

如今的“刚”,更体现在“无短板、高集聚”的产业硬实力上。


覆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构建起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与9个千亿级服务行业,形成“只要有生产需求,几小时内找齐供应商、上午发图纸下午拿样品”的供应链效率。


更不用说产业配套有多全——全市覆盖41个工业大类里的35个,有12个千亿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万多家消费工业企业、50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企业扎堆、链条完整,只要有手艺、肯干活,在广州就不怕没饭吃。


“柔”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温度,是留住人心的城市包容。


广州连续七年当选“最具幸福感城市”,不是没有道理。咱就拿最实在的来说,老百姓最关注什么?衣食住行。


衣,广州作为中国服装产业第一城,自不用细说。目前,广州全市拥有187个纺织服装市场,7.7万家经营商户,形成6大纺织服装市场集群,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大纺织市场集群和全国知名服装集散地流花矿泉、十三行、沙河、石井及新塘服装市场集群。


图片11.png 

各位下次网上买衣服,不妨顺便看看发货地,很大概率就是广州的。


食,我们得好好谈谈。笔者走过这么多个城市了,也发自内心的说,广州吃的是真多,而且真的好吃还便宜!


图片12.png 

不只是粤菜好吃,不论是新疆的手抓饭,还是河南的胡辣汤,又或是桂林米粉,不要怕吃不到正宗的,因为老板就是从原产地来的。


加上这好吃的东西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生活成本也自然就降下去了。


住是最让人安心的。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的房价没那么吓人,租房选择也多,一千来块就能租到合适的房子。


“来了就是广州人”不是口号,第七次人口普查时,广州外来人口达938万,较第六次普查增长97%,无数人在这里买房、结婚、养老,是其他一线城市难以比拟的民生温度。


图片13.png 

行也特别方便前三季度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超33亿人次,出门坐地铁基本都能到;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6109万人次,其中国际航线旅客还增长了20%,现在T3航站楼又启用了,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出差、回老家,都省心又高效。


既有产业的硬核,又有留得住人心的柔软才是广州的真本事


04

结语


广州这几年的转型,这也是很多城市的缩影。


过去的汽车工业是广州的支柱行业,新能源的大趋势下,广州也积极主动适应转型大节奏。


小鹏汽车就卖得很好,9月份交付新车41,581台,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台大关,创下品牌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5%!最近小鹏总部搬到广州天河智慧城,背后不仅是小鹏的跃迁,更是广州的转变。


图片15.png 

另外提一嘴,广州的黄埔区堪称上市公司的“批发区”,像是必贝特医药、瑞立科密之类的,这些新生代国企、民企在5G、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都扎堆在黄埔,也是其未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和火车头。


因此这些板块的增长也非常快,譬如医药制造,就推动了广州三季度7.0%的增加值增长。


只不过广州实在太大了,好比一个成熟的中年骨干,上面要三级财政上交中央,下面周边还有一群小老弟需要大哥帮扶。


作为大哥可能速度挣钱能力没有原来那么猛,但是大哥之所以是大哥,还是因为给小弟们做了很多贡献,担子也比较重,天天和一堆年轻城市比速度,这也不是个事!


看了广州2.1%→3.0%→3.8%→4.1%,GDP这持续增长的态势,笔者更加相信广州,相信广州的未来!


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各位读者朋友,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还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推送的文章,请记得给北大纵横公众号设置星标。图片

点击左下方公众号“北大纵横”→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